•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利紅系統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利紅系統

    利紅系統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利紅系統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中國產能”走出去:做好互利共贏的“乘法”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7??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從哈薩克斯坦到巴西,從印度尼西亞到埃塞俄比亞,中國的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不斷結出碩果。

    新華網刊登新華社記者述評文章表示,中國產能“走出去”戰略與眾多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設施、加快工業化步伐的戰略高度契合,而產能合作成了雙方戰略的最大交集。這種源自各自發展所需的“不謀而合”讓人們普遍看好國際產能合作的前景,專家認為產能合作將成今后中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中的特色優勢。      互利共贏的乘法      “坐輕軌,以后就不用擔心堵車了!”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城市輕軌列車上,一名叫阿貝貝的女乘客開心地說。      中國中鐵承建的這條城市輕軌,是東非地區的第一條,也是中國公司在非承建的首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今年2月試運行以來,慕名而來試乘輕軌者眾,人們難掩好奇,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從試運行看,中國造鐵軌和機車性能優越,待完全通車后,這條輕軌將能極大緩解亞的斯亞貝巴的交通擁堵。      中國與巴西、秘魯啟動可行性基礎研究的“兩洋鐵路”規模更大,擬從大西洋邊的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盧卡斯進入秘魯,穿越安第斯山后,到達太平洋邊的巴約瓦爾港。這一重大工程成為現實后,不僅會改變巴西人的出行方式,還將大大減少物流運輸成本和時間,并打破地理壁壘,加速拉美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      去年以來,中國產能的國際合作大幕已經拉開。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埃塞俄比亞等國的產能合作都確定了早期成果和遠景項目,有的已結出早期收獲的果實。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指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首先是產能合作。“一帶一路”地區是全球人口聚集和經濟較快增長的地區,基礎設施有龐大需求,而中國在高鐵、工程承包及原材料供應等方面具有產業優勢。      以中哈產能合作為例,去年兩國達成產能合作協議之后,28個重大項目已落地,協議投資總額超過230億美元。      發展戰略的對接      5月19日,巴西的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開工。這一全長超過2000公里的項目,自北向南穿越巴西大部分國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中標的首個特高壓輸電項目。      巴西的電力供應絕大部分靠水電,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用電需求高,但豐沛的水利資源主要集中在巴西北部。在圣保羅,每年1、2月份的枯水期,斷電是常事。隨著美麗山項目的實施,巴西人將獲得一條貫穿南北的輸電線路,當地民眾和老百姓為之歡呼雀躍。      不久前,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與巴基斯坦簽署合作協議,以BOOT(建設、擁有、運行、移交)模式投資建設巴基斯坦輸變電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國家電網實現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從設計、研發、制造、建設和運營等全套技術輸出,為巴方提供整體性解決方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吳長勝說,產能合作的實質是不同國家不同發展優勢、不同發展戰略之間的對接,核心是互利共贏。中國發展對外經濟已經迎來從產品出口向產能“走出去”過渡的新階段,這也預示著中國將從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這份路線圖提出了基本原則--“企業主導、政府推動,突出重點、有序推進,注重實效、互利共贏,積極穩妥、防控風險”,重點國別--與中國裝備和產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強烈、合作條件和基礎好的發展中國家,重點行業--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所長吳白乙說,中國即將走出去的正是中國企業最具優勢、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的產能,也高度契合當地發展戰略。      數據顯示,中國裝備制造業規模約占世界總量的1/3,其中機床產量占世界的38%,造船完工量占41%,發電設備產量占60%,高鐵已建成1.6萬公里,在建1萬多公里,均居世界第一,技術水平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中亞、東南亞、拉美、非洲一些地區基礎設施落后,工業體系尚待完善,大量產品依賴進口,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制造業和工業化水平,而中國“高性價比”的產能恰恰能解決這些問題。      “走出去”的新挑戰      產能“走出去”是大勢所趨、機遇所在,但理有必然、事無必至,企業“走出去”并不意味著都是成功故事。      去年,人們為“中國將鐵路修到了拉美”而雀躍,但沒多久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墨西哥先是宣布由中國鐵建牽頭的國際聯合體中標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鐵項目,旋即又宣布取消中標。今年1月,墨西哥二次啟動招標,后又宣布無限期擱置該項目。      中國鐵建在墨西哥的挫折只是近年來中國產能“走出去”中的案例之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隆國強說,那些對外投資項目敗北各有原因,作為國際投資舞臺上的“新兵”,中國企業“交學費”在所難免。      專家指出,中國產能“走出去”既面臨歧視性政策壁壘、政治動蕩等客觀障礙,也面臨盲目投資、惡性競爭等主觀問題。隆國強指出,一方面國家層面應該加強統籌謀劃,企業也必須避免一哄而起、惡性競爭。      “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防控風險,既要積極作為,又要穩妥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建議,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和目標投資國的需求,認真做好當地政治、經濟、法律、市場等各方面的分析評估,做到有備無患。      顧大偉說,中國企業應總結經驗教訓,切實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的文化、宗教和習俗,保護生態環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說,如果國家為產能走出去“鋪好路搭好橋”,企業做好自己的“功課”,產能接受國以誠相待,未來國際產能合作的效果將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三乘三等于九,結果將是互利共贏合作的“加速度”和“升級版”。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