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利紅系統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利紅系統

    利紅系統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利紅系統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熱點關注:“互聯網+” 連接普惠經濟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5-20??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今天“互聯網++”一下子成了社會和業界追捧的熱詞,這是我兩年前始料未及的。2013年,我和馬云 、馬明哲在上海一起推出眾安保險時,就談到了“互聯網++”的實踐。幾天后的“WE大會”上,我再次提出“互聯網+”是互聯網未來發展的七個路標之一。

  當時頻繁提及“互聯網+”,主要是想改變人們的一些固有看法。因為我們跟一些政府或傳統行業的朋友交流時,發現他們很難理解我們在做什么。大家或是覺得,互聯網是新經濟 、虛擬經濟,跟自己所在的領域或傳統行業沒有太大關系;或是覺得互聯網和傳統行業存在沖突,是顛覆、取代、搗亂甚至對立的關系。      今天“互聯網+”引發前所未有的熱議,表明政府部門和各行各業對互聯網的看法已有很大改變,甚至在某些領域,出現了虛炒“互聯網+”概念的情況。      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      我一直認為,互聯網不是萬能的,但互聯網將“連接一切”;不必神化“互聯網+”,但“互聯網+”會成長為未來的新生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實體、個人、設備都連接在了一起。互聯網已不再僅僅是虛擬經濟,而是主體經濟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經濟社會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與互聯網相連,互聯網與萬物共生共存,這成為大趨勢。      過去兩年,我在各種場合提到最多的詞可能就是“連接”。騰訊要做互聯網的“連接器”,希望實現“連接一切”。連接,本身是互聯網的基本屬性。我們的QQ(一款即時通信軟件)、微信,首先就是為了滿足人與人的連接這個最基本的需求。現在,我們把人與服務、設備和內容源等連接起來,開始實現互聯互動,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邊界已經模糊。      連接,是一切可能性的基礎。未來,“互聯網+”生態將構建在萬物互聯的基礎之上。      “互聯網+”生態,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將利用信息通信技術(I.T)與各行各業的跨界融合,推動各行業優化、增長、創新、新生。在此過程中,新產品、新業務與新模式會層出不窮,彼此交融,最終呈現出一個“連接一切”(萬物互聯)的新生態。      “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關系,不是“減去”(替代),而是“+”(加)上。各行各業都有很深的產業基礎和專業性,互聯網在很多方面不能替代。      我經常用電能來打比方,現在的互聯網很像帶來第二次產業革命的電能。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能力,一種新的DNA(脫氧核糖核酸),與各行各業結合之后,能夠賦予后者以新的力量和再生的能力。如果我們錯失互聯網的使用,就好比第二次產業革命時代拒絕使用電能。      “互聯網+”就像電能一樣,把一種新的能力或DNA注入各行各業,使各行各業在新的環境中實現新生。比如,在互聯網平臺上,文學讀者、影視觀眾、動漫愛好者、游戲玩家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游戲、動漫、文學、影視也不再孤立發展,而是通過聚合粉絲情感的明星IP(知識產權)互相連接,共融共生。可以說,“互聯網+”給各個傳統文化娛樂領域帶來了一種新生。騰訊提出“泛娛樂”戰略,圍繞明星IP打造粉絲經濟,正是行業大勢所趨。      “互聯網+”是一種“寓大于小”的生態戰略。在萬物互聯的新生態中,企業不再是社會經濟活動的最小單位,個人才是社會經濟活動的最小細胞。這使得傳統企業的形態、邊界正在發生變化,開放、靈活、“寓大于小”成為商業變革的趨勢。      過去,企業自上而下地進行市場推廣,現在則需要基于傳感、數據去感知每個用戶每個瞬間的位置、需求、行為,快速理解和響應每一個細胞的需求和行為,甚至和每一個不同的人進行情感交流,產生共鳴。      未來,如果一個企業不能通過“互聯網+”,實現與個體用戶的“細胞級連接”,就如同一個生命體的神經末端麻木,肢體脫節,必將面臨生存挑戰。      借用“信息熵”的概念來說,“互聯網+”生態中,實現連接的層級單位越小,熵就越低,商業活動、社會經濟的耗費就越少,效率就越高,確定性就越強,有序程度就越高,生態體系也越有活力。反之亦然。      互聯網+ :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      “互聯網+”代表著以人為本、人人受益的普惠經濟。局部、碎片、個體的價值和活力,在“互聯網+”時代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萬物互聯和信息爆炸帶來的不是人的淹沒,其實恰恰是人的凸顯,每個人的個性更加容易被識別,消費者更靈活地參與到個性化產品和服務中去,實現以人為本、連接到人、服務于人、人人受益。      普惠經濟也是一種集約型經濟、綠色經濟、共享經濟,它能高效對接供需資源,提升閑置資源利用率,實現節能環保。例如,“互聯網+”在拼車、房屋互換、二手交易、家政服務等領域創新迭出,以“滴滴專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正在井噴式發展,這為優化利用社會閑置資源、實現綠色環保,解決現代城市難題帶來了新的思路。      騰訊參與“互聯網+”生態的方式,主要是開放協作,跨界融合。張小龍說:“微信是一個森林,而不是一座宮殿。”我很認同。最近兩年,騰訊對自己的業務做了大量減法,聚焦在最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臺、內容游戲等業務上,其他則交給合作伙伴。這是幾年來我們歷經痛苦得出的結論,我們會堅定地做所有創業者最好的合作伙伴。我喜歡“自留半條命”這個說法,把另外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這樣才會形成一種生態。      騰訊的開放平臺上,如今已有幾百萬合作伙伴,數億用戶。很難講今天的騰訊只是騰訊自己,企業正逐漸變成無邊界的開放組織。      現在包括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家在內的生態公司都在往這方面努力,可謂英雄所見略同。騰訊早走一點,但只是早一點碰壁,早一點改而已。我相信大家都會走向開放。不管是數據開放、云平臺還是提供連接,我們都想把更多的信息孤島連接到各自的生態體系,讓更多傳統行業在這個體系中共生、發展,讓各自生態體系里的用戶獲得更高的生活品質。這是良性競爭,看誰做得更好,生態體系的黏性、用戶量就會更多。      經濟領域之外,“互聯網+”在公共服務領域的運用空間也相當廣闊。例如,微信公眾號平臺可以聚合多項民生服務功能于一體,把政府服務大廳建在智能手機上,這將推動中國服務型政府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設。      2015年4月中旬,騰訊與上海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時,有位政府官員在交流時提出,“互聯網+”代表著未來,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甚至是社會形態變化的一種趨勢。我覺得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互聯網+”確有無限想象空間。      “互聯網+”會成為未來經濟社會的起跑線。摩爾定律與梅特卡夫定律,這兩個指數型增長的效應疊加在一起會發生什么?      “互聯網+”可能帶來大量“彎道超車”的機會以及被超越的風險。例如,互聯網正在成為中國包容性增長的動力,對于發展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互聯網+”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      在更廣闊的國際競爭中,我們看到資源稟賦不同的各個國家,正重新聚集在“互聯網+”這個起跑線上較量:發達國家希望繼續搶占優勢生態位,而發展中國家則希望借此實現彎道超車。時下大家熱議的德國工業4.0和美國先進制造,都將互聯網視為一個重要的基礎和創新引擎。      回頭看我們國家,工信部這個機構設置里,為什么把工業和信息產業放在一起管理?戰略意義其實也早已明確。2015年全國兩會上,我再次提了“互聯網+”的建議。很慶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倡“互聯網+”概念,正式提出“制訂”互聯網+“行動計劃”。對于在互聯網行業一線工作十幾年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振奮。      今天,在“互聯網+”的起跑線面前,不但我們互聯網行業從業者,而且各行各業乃至整個國家,都需要把握難得的機遇窗口,做出至關重要的反應。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