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之時,我在紐約開始了實習生的工作。我提前一年得到了滾石公司那個夢寐以求的職位。后來憑借著自己的實力進入《Aspen》雜志。聯合主辦人最終給了我這次機會。她讓我為雜志撰寫廣告推薦,后來我也因此獲得了編輯助理的崗位。此后,我迅速地升職成副主編并在26歲時成為了一名高級編輯。主編十分信任我,后來邀請我做聯合主編。我們一起經歷了風風雨雨——與自由作家約稿,和藝術設計團隊共事等。
幾年之后我搬到了洛杉磯,成為奢侈品雜志《LosAngelesConfidential》的主編。三年之后我開啟了第二份主編生涯,這次是在《FOAM》——一本關注年輕群體的雜志。盡管我認為自己已經盡力做到最好,雜志最終走向倒閉。隨后,我轉行成為了一名數據分析師。
我知道印刷時代十分不穩定。不得不承認,我曾多個夜晚輾轉反側,思索我未來的職業規劃。但我熱愛這份工作,這恰恰是我擅長的。盡管知道你的那份雜志終將走向失敗,我別無選擇。
一家優秀的公司
在過去幾年中,無數受人尊敬的紙媒編輯紛紛跳槽進入數字媒體中。其中一個成功的案例就是我們最愛的時尚網站JeanStories。這本雜志由《Vogue》編輯FlorenceKane和JaneBishop創辦。“作為作家,學習新的表達方式和新聞敏感度是十分重要的。”Kane說到。“我在《Vogue》接受過許多正規培訓,你可能在刊物出版前許多周才交出一篇稿件,而需要好幾輪的編輯、排版等等。這種工作需要許多人共同完成,也為同事間相互學習提供了機會。然而在數字時代,一切都變得十分迅速、自然和隨意。讀者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變化,因此你需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清晰地表達自己的主張。”
JeanStories聯合創始人Jane曾在《Vogue》工作了六年半,后來在Gap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后成為紐約時報下屬《T》雜志的網絡編輯。“這種轉變對我來說有些困難。”Bishop如是說。“我在新工作環境下缺乏自信。我可以發現好的新聞線索,可是我需要學習太多新事物。但我知道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我們即將進入數字媒體時代就必須要搞清楚其中的內涵,然后你才可以適應新環境。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每個人都無法幸免。”
網絡生活家居雜志《Lonny》執行編輯IreneEdwards說她是在八年級的時候意識到自己想要成為一名雜志編輯的。后來她在為《Travel+Leisure》供職兩年多后來到了《Lonny》。“我當時完全被那些數據報告震驚了,而當時對社交媒體一無所知。但我知道我需要迅速積累數字媒體的經驗,否則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回顧過去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學習之路如此坎坷。我開始了解如何運營一個團隊,如何寫稿,如何處理那些美麗的圖片。可以負責任的說,現在所獲得的成就都歸功于我的好學。”
的確我自己的經歷和Edwards很像。在雜志倒閉后,我曾一度迷茫。感謝幸運女神的光顧,The Zoe Report編輯主任,一位時尚網站的老熟人在尋找一個接替她工作的人。我和她見面時面試官就包括了我們的主編RachelZoe,后來我得到了這份工作。突然間,我不僅在網站工作,還要學習數字媒體的新話語表達。第一周、不,整個第一個月我都在回家的路上放聲大哭。我沉浸在搜索引擎優化、網頁預覽、全球媒體等等新事物中。我總是想給團隊傳達我的對于紙質媒體的價值觀,我想要教給他們如何提升自己的寫作技能,鼓勵他們寫故事時要思考周全。我知道自己有許多可以分享的經歷,畢竟,那才是他們雇用我的原因。
在印刷時代,你需要準備多周來撰寫一篇稿子,準備幾個月出版一本雜志。當雜志最終來到你的手上時,它看上去像一件藝術品。然而,你從來無法真正了解你的讀者群體到底是誰,他們是否喜歡這期雜志,具體喜歡里面的哪個故事。
數字時代一切都變得不同。你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一篇稿子,隨后,你還可以在后臺看到有多少人讀過這篇文章。“網絡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更加迅速地傳播新聞和想法,甚至可以和身邊的人分享。”Kane如是說。在Bishop看來:“互聯網是一個有趣的地方。你可以隨心所欲地設計你自己的網站。如果你足夠聰明,以全新的思維創新,那么就可以開創自己的事業。”
對于Edwards來說,不同媒體間的過渡早已是商業圈中一堂生動的課程。“數字媒體已經為我們思考媒體的未來的切入口。”“這段經歷為我提供了多種關于盈利模式的知識。我現在被數據和報告吸引,更加愿意把它們加入到編輯寫作中。我的每一篇報道都離不開對數據的分析。”
Bishop也認為數字時代為媒體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商業機會,尤其是那些曾經被認為是不靠譜的想法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環境。“在收入盈利方面,傳統印刷媒體都有清晰的路徑。而在網站中的這種盈利模式千奇百怪。人們經常想要知道其中的奧秘,但總結一句話就是:金錢的大門永遠為創意打開。在我看來最成功的現代編輯總是能夠把編輯的本能結合對商業策略的強烈興趣。我知道這種趨勢還在探索中,但我相信它會走的更遠。”
開啟新的篇章
待TheZoeReport編輯主任回來后,她和TheZoeReport團隊都邀請我繼續留下來,并為我安排了特約編輯的職位。我很喜歡這個決定,因為我可以繼續為這個網站寫一些好文章。這個職位也讓我可以和其他組里的女生們繼續合作。
任何和我共事過的人都會告訴你我經常會翻閱紙質版的書籍、雜志。其實真相是:我內心一直是個紙媒編輯,畢竟這是我的夢想。但現在我很驕傲自己適應了數字化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有許多教訓。這也讓我們遠離了新聞業。我的導師曾經和我說過:“你真的認為你的職業生涯不會回頭嗎?”當她問我時,我意識到我的確不清楚。
如果從我在紙媒和數媒工作的經歷來說,還有一件事是我自己的感觸。你可以讓一個女生離開紙質閱讀。但你無法真正讓紙質閱讀離開離開她的人生。很明顯我不是唯一有這種感受的人。Edwards說“紙質閱讀是我永遠的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