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界的力量
有這么一則寓言: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即使互換也不會產生本質的變化,但如果兩個人互相交換idea,那每個人就擁有了兩個思想。誠然,如果“跨界”能在印刷業施展開拳腳,這將會是對印刷業的一項顛覆性的創新,不同領域之間的碰撞可好可壞,從現在來看,尚處于良性發展的過程中。從傳統印刷業跨界到數碼印刷,筆者以為,這正是印企突破桎梏,完成轉型的必由之路。
或許,談及“跨界”,其中要談的精髓不僅僅在于跨的是什么“界”,更重要的是“跨”的思路和態度。 曾有人如此詮釋跨界,當一個文化符號無法詮釋一種生活方式或者再現一種綜合消費體驗時,就需要幾種文化符號聯合起來進行詮釋和再現,而這些文化符號的載體,就是不同的品牌。可以說,所謂跨界就是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客戶的全方位需求。
中華商務聯合印刷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梁兆賢認為,印刷行業跨界發展的核心是綜合而全方位的發展模式,而全方位體現在3個方面。首先是深度發展,打造文化核心競爭力,借助印刷的實現能力,融合產業發展,以“傳統文化+現代思維+科技力量”,打造文化品牌的全新面貌和價值;其次是縱向發展,提升生產力;最后是橫向發展,從傳統制造加工轉變為提供多元的產品與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印刷業在跨界轉型方面踏出探索性步伐的企業并不少見。據了解,目前,中國共有數字印刷企業2488家,數字印刷生產設備7715臺(套),數字印刷產值比上一年增長63%,達到103億元。中國印刷企業借助互聯網平臺的總業務量接近300億元,中國專業印刷電子商務網站超過了100個。在云印刷商業模式方面,寧波我要印與遼寧大族冠華、天津長榮健豪云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是近兩年全行業的關注熱點。
此外,自2013年起,我要印旗下中華印刷包裝網(cpp114.com)就連續多次舉辦了“跨界”系列論壇,從智能化包裝、數碼印刷、一體化印后等領域與行業人士進行了探討與分析,我們一直認為這個論壇有必要持續舉辦下去,因為它帶給業界更多的是技術的力量、思維的碰撞以及未來發展之路的思考。
二、互聯網+
2015年兩會期間,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互聯網+”的提法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出現在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是第一次。
根據總局2014年印刷企業年度核驗的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印刷業總產值達10398.5億元,整體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已經成為世界印刷大國。全行業資產總額10624.7億元,利潤總額796.2億元,對外加工貿易額837.5億元。如此大數據,一旦與互聯網+,那么其中的市場大家可想而知。
而“觸網”是令每個傳統行業都興奮的話題,印刷業也不例外。當數字時代到來,每個印刷人都在思考傳統印刷業如何與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深度融合、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我要印旗下我的耗材網,可謂是印刷電子商務平臺的“前輩”。從05年公司成立以來,我要印便展開了與“電子商務”的“血脈情”。我的耗材網(www.wdhc.cn)通過國內首創的印刷耗材B2C超市模式,為印刷行業提供低于市場價5%-20%的膠印油墨、絲印油墨、印刷材料等2000多種商品的一站式采購服務。如今,我的耗材商城 官方微信已開通,用戶還可直接在手機端完成下單,更加方便、快捷。
三、工業4.0
處于"互聯網+"時代,工業4.0同樣非常關鍵。在行業的互聯網化過程中,傳統印刷包裝行業的老板們應該把視野放在工業4.0,如何做生產流程的信息化、工業化和數字化,是在第三次互聯網革命時代中立足的根本。根據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47%的公司已經參與工業4.0戰略,18%的企業正在參與。12%的企業已經付諸行動。
近年來,工業4.0被視為未來十年制造業發展的方向。印刷工業4.0以數字化智能制造為核心,以互聯網和物聯網為兩翼。在生產過程中,人只是生產指令的組織者和計劃變更的協調者,將人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由軟件系統和自動化的裝置來執行生產任務。而未來的“智能工廠”將不會再制造統一的、毫無差別的產品,而是在一系列的包裝印刷設備上,生產億萬種定制化的產品。這些產品憑借芯片或二維碼,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配送到客戶的智能生產線上。
毫無疑問,中國必然要做好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機器人這些“硬功夫”。但在另外一方面,也存在一個可能的傾向,就是僅僅把工業4.0看成生產線上的事,或者單純的是產品制造的事,而忽視了“軟”的方面。而事實上,中國工業產能總體過剩,技術卻比較落后,如果能夠“軟硬兼施”,有可能給中國工業的轉型換代一個一步到位的良機。
當互聯網、微博、微信社交平臺、云思維等等充斥于我們的生活之時,傳統印刷企業開始尋求轉型,努力探尋著將這些新鮮元素與傳統的印刷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而此時,一些本已具有IT背景的“新兵”卻已借著東風開始穿梭于稍顯冷寂的印刷業,燃起似乎預示著希望的明火,例如我要印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