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智慧熊小程序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互聯網+”時代的圖書發行路徑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3-10??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互聯網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也給出版發行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對此,出版人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業務模式是否發生改變?服務手段是否發生改變?出版發行供應鏈是否發生改變?近日,2015年“兩江學者”出版發行管理崗位課題研討會在重慶出版集團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出版專家、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就“出版的商業化思考”“科技與出版發行融合創新”等出版發行領域的融合發展問題進行了探討。

  創新根基

  專業、專心、專注

  互聯網的發展帶給出版業的沖擊有目共睹,而善于發現和利用新技術也成為一種共識。在談及面臨新技術的應對之策時,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總監張踐首先強調的是專業、專心和專注。“從我到新華書店的第一天起,老同志就教育我們說,讀者是上帝,但是后來在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的從業者對讀者還是很漠視的。”

  張踐舉了一個出版發行供應鏈上的小例子,“在實質的調研過程中,或者說在各個環節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出版內部的策劃、編輯和市場部門之間,就一本書的賣點還要溝通好多次。”

  “在渠道融合方面,新華文軒首先要保障門店的整個銷售不能垮,并且還要有所增長。其次才是抓住新技術電子商務的沖擊。”在張踐看來,如果只有電子商務或是某一個渠道的發展,那么整個企業的發展仍然沒有核心競爭力。

  理念融合

  培養商業化長遠眼光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互聯網+”成了一個熱詞,面對“互聯網+”時代,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何春華認為,出版人應主動適應新時代我國出版發行業發展的新常態。在發展動力機制方面,圖書出版發行業的常態化發展,主要依靠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搞活企業運行機制,提高企業市場應變能力、科技創新能力、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能力和內部經營活力。

  重慶出版集團董事長羅小衛則提出了“出版商業化”的概念,他認為,出版的商業化不是出版內容的商業化,而是出版形式、渠道營銷設計、新技術運用的商業化之路。就圖書形式的商業化而言,不僅僅針對書名、裝幀設計等基本要素,還要考慮定價以及出版物適讀群體的消費習慣,從選題策劃就開始挖掘內容與市場的結合點,幫助下游渠道設計好不同圖書的體現形式和銷售方式。

  羅小衛介紹說,近期重慶出版集團推出的“香蕉哲學”系列叢書,從開本、封面到定價,甚至于考慮到不同受眾群的需求,才有了現在《香蕉哲學》單本銷售40多萬冊的成績,并且逐步形成年輕人喜歡的“心情感悟隨筆”系列。而“朝鮮戰爭系列”叢書,按照傳統做法只要做好基本的內容錘煉、圖書形式設計,至于市場的商業要求交給渠道就可以了。但重慶出版集團從出版該系列的第一本《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時,就考慮到商業化的運作,從該書中去掉了近4萬多字的“洲際政治部分”,為暢銷之后的精裝本面市帶來了新內容和新話題。“從圖書面市起就考慮系列化、時政化、話題性等諸多商業因素,為發行渠道預留了可持續推廣的空間。”羅小衛說。

  渠道融合

  企業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出版發行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進行選題策劃、聯系作者、圖書營銷。

  重慶新華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肖陵說,傳統賣場主動融合互聯網平臺,逐步在全渠道覆蓋O2O模式,推動線上線下一體互動,放大實體店潛能。重慶新華書店線下啟動了賣場智能化建設,線上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立體化營銷渠道。重慶新華目前正在開發基于全新數媒理念的電子商務平臺“閱淘網”,以實現O2O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線上宣傳、線下體驗、立體銷售。未來的“閱淘網”將致力于打造區域新媒體數字內容公共傳播平臺,其中分為免費區域、有償訂閱、數字圖書館、資源性下載4個區域,將集中展示傳播數字新聞、數字報刊、數字視頻、數字音頻、數字圖書等內容。此外,平臺還具備大數據分析與傳播監管功能,便于政府職能部門實施內容監管。

  肖陵還表示,實體賣場智能化升級、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用,能通過網上書店、移動客戶端等數據終端,跟蹤積累海量的讀者交易信息。對這些大數據進行挖掘細分,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提供精準的個性化訂制服務,變傳統渠道“千人一面”營銷為新媒體時代的“千人千面”精準營銷。

  “未來的內容消費者是一個基于全景式,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環境下的閱讀。”張踐說。面對這樣的環境,新華文軒在電商渠道方面嘗試推出新華文軒的教育云平臺,這其實是全面改造新華文軒教育服務的一個方式,今年,除了傳統的征訂信息系統會改變,收集等流程也會用到互聯網的方式。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