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3日,這套售價1395美元、精裝版共32冊、重達58.5公斤的《不列顛百科全書》宣告停止印刷版的出版,官方用了這樣一句話作為結語——“印刷時代將隨歷史而去,而未來將會更加光明”。
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印刷行業電子商務,也許成功的不會是印刷行業中的企業。印刷所處的傳統工業是一種建立在分工與協作基礎上的組織形態,它最為重要的特征就是管理——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傳遞、底層執行的中央控制結構,這讓信息傳遞變得非常低效。而互聯網時代下,最大的特點是用無中心的拓撲組織結構去應對高度不確定的環境,每一個獨立單元都是高度專業的精細化分工協作組織,卻承擔著多角色模糊任務處理的角色功能。
用通俗的話說,傳統工業時代的書籍是有確切的作者、出版社以及印刷廠的,而在互聯網時代,你獲取的信息產品(有可能不是書籍),它從何而來、如何制造出來都無從得知,你也無須知道,但絕對是針對你需求的高度定制。
一家大型印刷企業決定開始進軍電子商務領域,筆者問其老板如何涉足電子商務?他說:“我們在天貓、京東、亞馬遜開了店,銷售我們的產品。”筆者特意去看了看,一個年銷售額達幾億元的印刷企業在京東網上賣的是幾元、幾十元的筆記本、臺歷、掛歷。如果這樣就算走上了電子商務之路、擁抱了互聯網,那這些無非是安慰其焦慮癥的掩耳盜鈴療法。筆者意識到,由于印刷行業的工業特性,印刷企業可能無法真正互聯網化,印刷電商也無法從傳統印刷企業里產生,唯一的辦法可能只有自我“毀滅”,就地重建。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印刷早已互聯網化,筆者并不是指印刷廠用QQ傳文件,不停SEO實現網絡營銷……印刷工業的形態從原來的紡錘型——超大型和超小型企業規模偏少,中型印刷企業居多的形態,變成了啞鈴型,中型印刷企業大量倒閉,無所不印的印刷航母以及超精細專業化分工的小型印刷企業成了主角,你能看到,印刷行業的工業形態正從輻射型向一個個節點(超小型企業)和一個個矩陣(超大型企業)組成的互聯網拓撲結構轉變。
而在未來,這種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工業形態將更加明顯,也許一個個工序就可以是一家家專業企業,而任何印刷生產的需求只有兩條出路,要么被一家超大規模的印刷企業全部吞并,要么交由一家家專業企業協作完成。要么做大而全,要么做小而精,互聯網時代的印刷企業,你們的抉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