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強強聯合,在溫州乃至全國印刷行業,都繞不過“新雅”案例。
新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印刷工業企業之一,曾榮獲“浙江省‘三優’企業”、 “浙江省誠信示范企業”、“溫州市活力和諧企業”等榮譽,是“浙江省知名商號”、“溫州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對象”企業。集團現有下屬全資公司有:浙江新雅印務有限公司、上海新雅印刷有限公司、上海龍蚨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新雅集團產品開發公司、新雅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溫州新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參股公司有:中瑞財團、財通證券經紀股份有限公司、溫州港銀典當有限公司、溫州建信村鎮銀行、溫州新雅曙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紹興嘉華置業公司,溫州神硅電子有限公司等。
在新雅的發展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是其三次強強聯合。
1999年,當時已經成為蒼南縣重點工業企業的新雅印刷公司,與另兩家重點工業企業振亞貼花飾品工藝廠、雙匯美術印刷廠合為一家。在 “寧為雞頭,不做鳳尾”意識濃重的溫州,新雅首開了印刷業強強聯合之先河。強強聯合后的新雅引進了海德堡CDl02印刷機。這臺設備的引進在溫州產生了轟動效益,許多企業紛紛跟進,一些高檔業務也滾滾而來。在聯合后的第一年(1999年),新雅便實現產值8380萬元,2000年達1.2億元,是1998年產值的2倍多,成為溫州第一家年產值超億元的印刷企業。
2001年,已經成為龍頭企業的新雅公司兼并興利印刷廠、文盛印刷廠和金豐毛紡廠,再次壯大實力,隨之公司遷入示范工業園區新廠房,占地60畝的上海新雅印刷公司也順勢開張。
此后,新雅再一次敞開“大門”,迎入一批有固定訂單的業務員,是為其第三次聯合。通過這三次聯合,新雅集團迅速成為溫州地區印刷龍頭企業。
新雅集團的三次聯合時點恰到好處,過程不枝不蔓,效果顯而易見,堪稱溫州企業強強聯合的典范。
卷筒印刷企業聯合半途而廢
2012年,龍港鎮譽嘉、天霸、豪格、大通、宏強和錢事達等6家標簽印刷企業準備聯合重組,做大做強。 這6家公司是蒼南縣卷筒標簽印刷行業的知名企業,都有十年以上的經營歷史,近年來他們發現,每家企業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方式已經很難接到大單子,依靠一己之力企業規模也很難再上一個臺階。于是產生了聯合重組,整合優勢資源,成立大集團公司,承接高檔業務訂單的想法。
為了促成此事,蒼南印協秘書長陳后強為他們出謀劃策,多方籌措,并于2012年夏季率6位企業老板趕赴樂清,向當地聯合成功的企業“取經”。樂清考察回來后,6位老板在協會簽署了重組意向書,并聘請專人負責前期事項,事情頗有進展,當時購地等事也已經提上了日程。蒼南印協會長吳作榜是新雅集團總裁,正是當年新雅強強聯合人之一,也欲以自己的經驗一力促成6家企業聯合。但是,后來終于因為種種原因,6家企業最終沒有走到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2012年,在蒼南和樂清兩地印協的牽線下,兩地印刷企業老板坐在一起交流。經歷聯合重組的樂清印刷包裝同仁無私傳授經驗。
不過從后來的經濟走勢來看,這次聯合半途而廢也許是走運的。因為2012年之后的宏觀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倘若6家企業打散聯合,重金投資,能不能逆勢而上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有時候成功并不一定可以復制,聯合重組也要充分考慮風險因素。
鑫聯制版:倒逼機制下的聯合重組
2014年上半年,蒼南縣環保部門依法對燙金版爛版企業進行整治。燙金版爛版是蒼南印刷業重要的生產配套,每天涉及數千萬件燙金、凹凸工藝產品。由于爛版行業大多數是家庭作坊式生產,生產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根據“兩高”2013年6月出臺的關于污染環境罪的司法解釋,這種行為已經觸刑。
為了“求生存,謀發展”,全縣40多家燙金版生產企業在縣印協的具體指導下,先后三次召開會議尋求對策。2014年6月,37家爛版企業(作坊)達成協議,認領35股,成立蒼南縣鑫聯印刷制版有限公司。該公司購置了新城工業園15畝廠房,擬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廢水處理系統,合法合規生產。在廠房未建成之前,在具有廢水處理能力的電鍍廠暫時過渡。鑫聯制版發起股東37家,所有生產設備全部就地封存。有效地解決了產業配套和環保治理的矛盾。
鑫聯制版公司的聯合重組,是在政府以及社會對污染“零容忍”下的產物,是被法律和政策倒逼出來的。目前,他們仍面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新的一年,祝愿他們萬事順利,宏圖大展。
40多家爛版企業在蒼南縣印刷包裝行業協會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