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包裝新聞 ? 正文

文化傳承 貴州省銅仁印江“古法造紙”今猶在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6-02-22??來源:互聯(lián)網??作者:紙引未來??瀏覽次數(shù):384
核心提示:
  導讀: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雖然如今的造紙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但古法造紙術依然在民間流傳。
  
  有著1900多年歷史的蔡倫古法造紙術在如今的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合水鎮(zhèn)興旺村還有傳人,其產品被稱為“印江白皮紙”,自元末明初傳入印江,在合水、新場、平樓一帶扎根,推廣和提高。由于經濟、文化落后和歷史上的封閉隔絕,其生產工藝以傳統(tǒng)方式得到保存和延續(xù)。目前,興旺村仍沿習蔡倫古法造紙,以構皮、松膏、石灰等為原料,生產工序十分復雜,號稱“七十二道”,生產過程包括選料,浸泡、蒸煮、漂洗、碎料、舂筋、打漿(加松膏)、舀紙、曬紙、收垛、分刀、捆扎,包裝等多種工序。生產的白皮紙具有韌性強、細膩而不松散,色自而不反光,吸水不浸漬的特點。廣泛運用于書法、裝裱、包裝、制作雨傘、斗笠、花板、祭祀等。凡造紙人家在神龕上供奉蔡倫牌位,將每年的三月十八日定為祭會日期(興旺蔡姓以蔡倫后裔自居,并以族譜佐證)。
  
  2006年12月,縣人民政府已將蔡倫古法造紙工藝公布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逐步將古法造紙作坊遺址建成印江旅游景點。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fā)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shù)據(jù)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chuàng)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lián)系或書面發(fā)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