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加坡上市公司達成包裝集團公布了2021年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1年,達成包裝集團營收達到了3.675億新元(折合人民幣約17.5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約2331萬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幣約1.12億元)。
從板塊來看,印刷、出版和加工行業的營收占比達到了46%,其次為醫療健康、制藥和化學行業,營收占比為26%,電子電器行業營收占比為15%,食品飲料行業營收占比為7%,其余行業營收占比為6%。
從營收與利潤之間的比較能發現,達成包裝集團2020年的營收約14.5億元人民幣,歸母凈利潤約1.11億元人民幣,2021年營收大幅增長21%的情況下,利潤卻基本與去年持平,基本上能感受到2021年大范圍內的成本上漲對利潤的侵蝕。年報顯示,2020年的銷售成本約11.42億元,2021年的銷售成本達到了14.27億元,整整多了將近3億元人民幣,真正是增收不增利。
從毛利率來看,2021年的毛利率為18.8%,雖然比2018年與2019年略有改善,但比2020年的21.2%還是有一定差距。另外,利潤率也體現出這一點,2021年的6.9%的利潤率,同比2018年和2019年有所改善,但與2020年的8.3%還是有一定差距。
自動化仍然是達成包裝集團的核心戰略。2021財政年度,達成包裝集團繼續投資于先進技術的新機器,同時升級現有機器以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并提供更大的生產調度靈活性。因此,達成包裝集團一方面通過現有客戶增加訂單,另一方面使得潛在客戶變成集團客戶,從而在2021年實現了更高的營業收入。由此,達成包裝集團的制造產量多年來也一直在穩步上升。
此外,鑒于全球供應形勢,達成包裝集團將主要原材料采購擴展到傳統供應網絡之外,以合理成本確保充足的紙張庫存。從戰略上講,達成包裝集團還計劃將其包裝解決方案擴展到現有瓦楞包裝產品之外,以滿足客戶的獨特需求,并擴大其客戶群體。
從各個地區的業務來看,新加坡業務受較高售價和市場需求的推動,其營業收入飆升17.3%至5390萬新元(折合人民幣約2.58億元)。新加坡業務的瓦楞紙箱總銷量(平方米)也增長了6.3%。作為集團通過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持續努力的一部分,新加坡公司投資了一臺高速四色柔版印刷機。2022年1月,完成了對相關租賃物業的收購,總建筑面積約為16,022.68平方米。此次收購使新加坡公司能夠進一步推進我們在新加坡業務的長期戰略發展。
至于中國地區的業務,則與2021年中國整體經濟同步。2021年,達成包裝集團在中國地區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0%至3.136億新元(折合人民幣約15億元),這得益于更高的產品售價和旺盛的市場需求。目前在中國地區的子公司主要包括達成包裝制品 (蘇州) 有限公司、合肥丹盛包裝有限公司、南通恒成紙業有限公司、南通達成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天津丹盛包裝有限公司,中國業務的總銷量(平方米)增長7.5%,部分原因是人民幣兌新加坡元走強。蘇州工廠對現有瓦楞紙板生產線進行了重大升級,使其能夠生產質量更好的重型瓦楞包裝產品,以加對這個利基市場的滲透。此外,蘇州工廠還購置了一臺自動模切機。合肥和天津工廠也增加了高速四色柔版印刷機,以提高生產力和產品質量。
達成包裝集團旗下的天津工廠已被工信部批準為“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以表彰其努力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們供應鏈戰略的核心部分。此外,新加坡子公司已成功獲得符合森林管理委員會®標準的 FSC® 產銷監管鏈認證,這些榮譽都充分證實了可證明了我們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和我們對環境保護的責任。
展望未來發展,達成包裝指出,短期內原材料價格仍處于波動和高位,這將對其新加坡和中國地區的業務發展構成重大挑戰,而通脹壓力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將繼續壓縮營業利潤率。為此,達成包裝集團正通過專注于提高生產效率和增加盈利的銷售量的關鍵戰略來降低這些風險。
達成包裝集團將通過升級設備和設施繼續提高競爭優勢。盡管面臨這些挑戰,達成包裝集團在包裝行業的競爭整合中看到了擴張的潛力,以及增加市場份額的機會。同時,也專注于員工培訓,讓員工掌握適當的技能,以提高生產力,并采取措施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
在中國政府“禁止進口廢物”、雙控減排,以應對污染問題的政策下,達成包裝集團的運營成本穩步上升。加上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和競爭激烈的市場,正在加快自動化努力,以滿足生產需求。此外,達成包裝集團正在與客戶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和協作,通過為新的現有和未來需求開發解決方案來創造新的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