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在“包裝”上跟快遞過不去,當然是物流跟買家的需要。商家擔心快遞在貨運過程中遭受暴力或者撞擊而讓貨物受損,進而影響用戶購物體驗,因此很多商家在包裝上不惜下重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買家滿意;再加上近年來電商發展迅猛,平時一些大物件或者易碎玻璃器皿、酒水等商品也都迅速被搬上了網上,這些商品對物流運輸、商品包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才出現各種過度包裝。
商品包裝好了,買家滿意了,買家好評了,商家更開心了,這種雙向的選擇似乎無可厚非,但快遞物流產生的包裝垃圾循環再利用問題,已到不容忽視的地步了。首先是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海量的快遞包裝垃圾只有一部分被回收,除此之外很多隨意被廢棄,造成資源浪費;其次,就是帶來環境污染,通常商品層層包裝,用到的膠帶、塑料袋、紙盒、紙箱、泡沫填充物等是不能循環使用,甚至部分包裝材料還有一定毒性,這些塑料袋、膠帶和氣泡膜,最后被焚燒或填埋帶來嚴重浪費和環境污染。就以塑料膠帶和塑料袋為例,其主要成分為聚氯乙烯,填埋在土壤中需近百年方能降解。
對于這些快遞物流產生的包裝垃圾,最好的出路是回收利用,而完全依靠市場力量,很難做到廢棄物“應收盡收”,政府不宜缺位,其實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再生資源回收是被納入公益事業領域的。所以接下來,建議國家出臺落實一些扶持政策,對從事回收、生產、使用再生資源的行業予以傾斜,加大對資源再利用行業、從事回收環節的企業稅費減免政策,比如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為公益企業提供固定場地用于回收分揀等等,這樣才能逐漸讓包裝垃圾重新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