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環保法》2015年1月1日實施以來,企業環保違法成本風險提高,對于煤焦鋼行業的環境整治力度也在不斷提高。“大氣十條”的35款中,4款與煤炭行業相關。《大氣污染防止行動計劃》的地方實施細則中,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提出了嚴格要求,不得審批鋼鐵、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今年初以來新實施的《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對進口煤限制較為明顯。焦化市場上,截至去年年底,該行業2000多臺焦爐真正達標的不足一成。因此環保政策執行短期內也將導致大量企業倒閉、合并。2015年前兩個月,焦化行業虧損額達到20億元。長期來看,環保成本提高將逼迫部分企業退出,從而減少市場整體供應量,改善過剩局面。
“十三五”規劃或將重點治理鋼鐵行業煙粉塵無組織排放。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趙春麗表示,未來國家環保政策繼續加大力度,將倒逼煤焦鋼企業進行綠色能源升級。鋼鐵行業長期面臨產能過剩和環保達標困難兩大主要問題。鋼鐵焦化行業違規現象嚴重。
環保力度從嚴,顯示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也意味著未來相關政策的出臺,將通過企業排放問題,對無法聯合重組的焦化企業采取差別電價、水價等手段逐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