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環保部今天公布十三五期間全國水質需改善控制單元信息清單,所涉及的29個省(市)目前都已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根據環保部發布的《中國環境質量公報》,去年,全國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的監測斷面比例為64.5%,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但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也表示,作為“水十條”中治理的重點,部分區域極差水質沒有明顯改善。陳吉寧指出,近八成劣Ⅴ類水體集中在海河、淮河、遼河和黃河流域,城市黑臭水體大量存在,14個富營養化湖庫無明顯改善。
此外,地下水環境亟待“修復”。數據顯示,在去年開展監測的5118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較差和極差的水質監測點位比例占到6成以上。
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須有所好轉。環保部目前已經建立了流域、水生態控制區、水環境控制單元三級水生態環境分區管理體系,確定343個水環境控制單元水質需要改善,其中167個劣Ⅴ類控制單元必須全部消除。以北京為例,目前為劣Ⅴ類水體的清河下段沙子河斷面就需要在2017年提升到Ⅴ類水體。
環保部要求,相關地方政府抓緊制定達標方案,明確防治措施及達標時限,確保水質按期達到目標要求。南京市環保局局長包洪欣表示,南京已將36條黑臭河道納入2016年治理任務表。把水污染治理任務未來五年的目標細化為100個具體的工作任務,意味著水污染治理進入到攻堅階段。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